北跨建設,煤炭開采。兩項原本都是促進濟南經濟發(fā)展的重大舉措,如今卻成了一個讓人兩難的命題。而深處這一問題核心的部分煤礦的經營者也在探索這一難題的解決之道,“保護性開采”和“有限開采”是他們提出的主要觀點。
煤礦讓村民腰包鼓起來
崔寨煤礦坐落于濟陽崔寨鎮(zhèn)前街村,于2007年7月26日試運行,2008年8月正式投產,共有8個可采煤層,設計年產量為45萬噸,屬于中小型礦井。
煤炭企業(yè)在鄉(xiāng)村落腳,給這里帶來的影響可謂深刻。作為濟陽縣規(guī)模較大的煤礦之一,對促進當地經濟發(fā)展的作用不可忽視。“原來這里根本沒有路,全是莊稼地。”當地人告訴記者。短短幾年的時間,這里的道路寬敞暢通,周邊開始有了市場和商店,原來“五天一個大集”顯然已經不能滿足需求。
據煤礦負責人介紹,這里的工人許多是從當地招進的,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居民在家門口就業(yè)。此外,由于沒有鐵路,這里的煤礦運輸就成了問題,而村民們自發(fā)買車組成車隊,直到現在,他們還在將一車車的煤運往諸如濟鋼等需求單位,企業(yè)解決了難題,村民也以此充實了腰包。
“有限開采”保證北跨
而對于煤礦等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采”、“限”、“禁”的爭論一直持續(xù)。在之前的濟南兩會上,有代表委員已經對黃河以北的煤炭開采予以關注,認為對于一些開采行為應予以制止,那些行為是在“吃子孫飯”。
對于這一說法,這些從事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開發(fā)的人們并不陌生,這家煤礦企業(yè)的負責人沒有回避地說道,“山東是資源消耗大省,幾年前開始進口煤炭。我們需要做的是保證開采的有效性,提高煤質,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小對地面的影響。”
“保護性開采”和“有限開采”是這家煤企負責人提出的觀點。所謂“保護性開采”,就是采取回填、綠化、復墾等措施。而“有限開采”,該負責人解釋說,如今在北跨機遇面前,此項戰(zhàn)略與煤炭的合理開發(fā)與利用并不矛盾,需要的是協調統一。“煤炭需求大是事實,而在一片地下煤炭儲量豐富的地面上蓋起大樓或者高速路,地下顯然是不能動的。所以,要開采,同時也要按照規(guī)劃,接受監(jiān)督,盡量少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