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合金具有高的比強度和比剛度、尺寸穩(wěn)定性、減震性能、導熱性能、鑄造性能和可切削加工性能,是目前工業(yè)上應用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和特殊用途的功能材料。但是由于其氧化膜不致密,耐蝕性能不及鋁合金,塑性加工相對困難,其優(yōu)點沒有被人們充分認識,已成為材料領域潛力與現實反差最大的材料。解決鎂合金的耐蝕性問題是鎂合金能否廣泛應用的關鍵,但是國內關于鎂合金耐蝕性方面的報道很少,鑒于此,本文在不同溫度下對AZ80鎂合金進行塑性變形,測量其耐蝕性,以期得到變形溫度和AZ80鎂合金耐蝕性的關系。
試驗材料為Φ290mm的AZ80鎂合金鑄錠,主要化學成分(質量分數,%)為7.8~9.2Al、0.2~0.8Zn、0.15~0.50Mn、≤0.01Si、≤0.01Fe、≤0.05Cu、≤0.005Ni、余量Mg。為保證試樣原始組織的一致性,沿鑄錠同心圓位置切取厚度為4mm的片狀試樣15個,在350℃下對其均勻化處理16h。在200、250、300、350和400℃下保溫10~20min后,用YA32-315四柱式萬能液壓機以8mm/s的行程速度進行等溫壓縮變形,使其厚度控制到1mm左右,然后直接水冷,其變形率為75%。在室溫下放置14d后,用砂紙將試樣打磨光潔。把環(huán)氧樹脂均勻涂覆在試樣上,露出100mm2的金屬表面。在3.5%NaCl溶液中通過動電位極化曲線試驗和電偶腐蝕試驗測試AZ80鎂合金的耐蝕性。在動電位極化曲線測試中采用三電極法,其中鈦合金為輔助電極,飽和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測試區(qū)間為-1500~-1450mV,掃描速度為1mV/s;在電偶腐蝕測試中用45鋼做輔助電極,使陰極和陽極的面積比為25∶1,用飽和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測試過程中先將試樣浸泡15min,然后耦合1.5h后斷開。
在300℃下對AZ80鎂合金以75%的變形比變形時,動態(tài)再結晶開始出現。在75%的變形率下,隨著變形溫度的升高,AZ80鎂合金的耐蝕性能先降低后升高,在350℃時耐蝕性達到最小。